2024/09/17活動

【居家型心室輔助器記者會暨2024 VAD for Liv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活動紀實

 

 

 

本法人協辦臺大醫院居家型心室輔助器記者會

日期:2024/08/13

地點:臺大醫院

 

心臟移植手術是心臟衰竭末期患者最為有效的治療方法,唯捐贈數量有限,在嚴重心因性休克患者身上置放葉克膜能夠爭取到3成存活機會,其中有2成可以轉置心室輔助器裝置,提升生存與等待移植的機會。心室輔助器裝置中,居家型左心室輔助器已有不少安裝超過數年且病況穩定、得以重返生活常軌之案例。

 

臺大醫院優化衛教書為電子書,並運用AI建立「臺大醫院心室輔助器」智能聊天機器人,提供患者便利的教學影片及衛教資訊。同時,醫院網站還提供用藥查詢、臨床檢查結果查詢,以利跨團隊攜手合作,讓患者安心重返生活。

 

本法人協辦臺大醫院2024 VAD for Liv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日期:2024/08/14-2024/08/18

地點:臺大醫院、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

 

8/14

同遠道而來的東南亞醫療院所醫學團隊成員相見歡。

周迺寬醫師及吳家安律師一同分享臺灣近年在器官捐贈等相關體制的改革,尤其臺灣醫病經驗如何影響器官捐贈相關法規、及其醫病療程等配套措施。

與會期間,有賴專業譯者代為溝通專業知識及術語,會後則藉新興AI翻譯App直接對譯彼此的生活經驗,讓溝通更為便捷。

 

8/17~18

臺大心臟外科陳益祥教授與本法人醫事法中心主任周迺寬教授

 

與會合照

 

會議分享了目前各國頂尖團隊的處遇方式及風險管控。

其中,因不同救治的方針皆會影響患者未來的生命歷程,故Prof. Nir Uriel語重心長分享自身國情面臨急重症救治時的經驗:儘可能在患者清醒時或喚醒患者後、與患者分析療程優缺、決定治療方向。

臺大醫院護理團隊亦分享某位患者因生理體型較為瘦矮,對於左心室輔助幫浦等植入物會有心理上抗拒等歷程。

此番經驗談,屬技術之外、仁心之內的必修課,十分珍貴。

醫護團隊分享術後照護的標準流程,如左右手在特定過程各自負責特定器具,以降低感染風險、促進照護團隊彼此的溝通。

 

最後,附上「左心室輔助幫浦」模型,以實體1:1加上專業人員在旁講解,讓與會學員學習先進醫療技術的同時體會整個療程對於患者的生理、心理甚至往後生活的改變,更能重視醫病之間的溝通。

 

 

字級
分享
facebook
line
twitter
email